为切实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学校和学院迎评促建的工作部署,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系于近日在B2-301会议室开展了信息工程与机器人工程专业的“说课说专业”研讨活动,旨在进一步优化体系和课程建设、明确人才培养方向。活动由系主任张鹏主持,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与会教师通过专题汇报和集体研讨的形式,深入交流教学经验,共同为优化体系和课程、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建言献策。
张主任系统梳理并总结了信息工程与机器人工程两个专业的基本建设情况、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归纳了目前专业建设进程中和教学实践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他强调在新技术迅猛发展和产业需求持续升级的背景下,专业建设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改进现有不足,不断优化体系与课程建设。与会教师围绕“专业方向优化、特色凝练、师资队伍强化”等关键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为下一步专业建设的精准发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说课”活动中,13个课程组的教师代表依次分享了课程设计、内容重构与改革方案,各课程组通过丰富的案例,具体呈现了数字化教学手段与AI技术如何在促进互动、融入思政方面发挥作用,旨在实现教学吸引力与育人有效性的同步提升。
龚莉老师在介绍《Qt嵌入式开发》课程时,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有效提升学生在嵌入式图形界面开发领域的实战技能,衔接企业级开发需求。课程创新性地融入AI技术,利用百度AI平台,开发“嵌入式AI+GUI”综合项目,对标企业级项目标准,注重培养学生跨平台开发、性能优化及可持续维护的工程化素养。
谭丽红老师介绍了《云应用开发》课程的建设情况。课程面向学生基础不一、重技术应用的学情,构建了“三阶联动、四步闭环”的教学体系,融合AI技术赋能与项目驱动,并将“爱国主义”“自主可控”等思政元素全程融入。课程已形成AI赋能教学、项目驱动实践、产教协同育人的特色,未来将持续升级平台、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工科课程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黄琦梦老师在介绍《无线传感网络》课程时,重点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该课程采用系统化设计,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内容遵循从基础到综合的递进逻辑:从基本原理与通信标准入手,逐步深入CC2530关键技术、ZigBee组网技术,最终通过上位机软件开发实现从感知到应用的系统集成。课程通过项目驱动的模块化内容组织,确保每个知识单元对应明确的工程场景与能力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技术整合与项目实践能力。
本次“说课说专业”活动不仅为全系教师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互鉴平台,实现了对专业建设思路的集体审视与升华,更是为全面系统化推进“金课”建设夯实了基础。通过集中研讨和智慧碰撞,信息与电子工程系进一步明确了信息工程与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建设方向与着力点,全系教师携手推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